为响应国家提升应急救护水平的政策要求,7月30日校医院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赴内蒙古红十字会健康培训中心开展救护员复训学习和急救应急参观。
培训围绕心肺复苏(CPR)与创伤救护两大核心模块展开。讲师详解CPR操作流程,包括环境安全评估、意识与呼吸判断、胸外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的规范要领,并演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贴放位置与启动时机。创伤救护环节重点讲解止血技术(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使用)、绷带与三角巾包扎法、骨折固定原则及安全搬运技巧。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结合校园常见场景(如运动损伤等)进行针对性讲解,医护人员全程专注记录,互动提问环节聚焦实操细节难点。
在模拟训练区,医护人员分组进行沉浸式练习。CPR训练使用带反馈功能的模拟人体模型,实时显示按压深度、频率及通气效果,讲师对按压位置偏移、呼吸配合不当等问题进行一对一纠正。创伤救护实操设置复合伤场景(如前臂骨折合并头部出血),要求医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止血、包扎、固定全流程。训练中暴露出的绷带松紧度控制、夹板固定稳定性等问题,通过反复练习与讲师示范得到显著改善。团队协作训练环节模拟多人受伤场景,强化医护人员的分工。
急救体验馆参观体验中医护人员在VR模拟系统中体验了"高楼火灾逃生"和“模拟地震”等场景,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化了灾害现场救护的空间判断能力。参观后,团队热议现代急救技术与校园场景的结合点,提出在全校增设AED智能定位系统、完善急救技能实践课等改进建议。


